日本東北地區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后,國家質檢總局深為關切。鑒于目前福島核電站事故的嚴重性和不確定性,質檢總局已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加強對放射性物質入境的風險分析,切實做好口岸核與輻射物質監測工作。
我國輻射環境監測未發現異常情況
3月11日,日本東北地區宮城縣發生特大地震,并引發海嘯。環境保護部(國家核安全局)對此次特大地震對日本核電站的影響非常關注,持續跟蹤地震對日本核電站的影響。自3月12日起,環境保護部已全面啟動全國輻射環境監測網絡,監測結果已在環境保護部網站上公布。目前我國各地輻射環境監測均未發現異常情況。我國所有運行核電機組均處于正常狀態。
3月12日7:00環保部發出指令,要求各地環保部門加強輻射環境自動監測站的監控。截至3月15日8:00,我國輻射環境監測未發現任何異常,我國所有運行核電機組均處于安全狀態。環保部將繼續密切關注和跟蹤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進展,進一步加強輻射環境監測,及時向有關方面通報信息。
吉林、臺州、南通檢驗檢疫部門多項措施應對日本大地震后新情況
確保出入境旅客和貨物安全
3月11日,日本發生9級大地震,并引發了海嘯,導致大量人員傷亡、核電站受損造成核泄露。為確保赴日歸國人員安全和從日本進口貨物安全,吉林、臺州、南通等地檢驗檢疫部門采取有效措施,確保歸國人員和進出口貨物的安全、
3月13日下午15時57分,由東京飛來的日本震后首架回國航班———CZ624次航班載著150名旅客和9名機組人員抵達長春龍嘉國際機場,返程旅客中包括在日本留學生、研修生、公務人員和中國青年旅行社的30名團員。吉林檢驗檢疫局長春機場辦事處啟動緊急預案,迅速布置四項舉措,圓滿完成檢疫查驗任務。一是開通“綠色通道”,保證旅客快速入關。二是嚴格登機檢疫,實施“免接觸”查驗。檢驗檢疫人員在飛機開啟艙門后,第一時間登機進行檢疫查驗,并在旅客通過查驗通道時,在不干擾旅客的情況下,實施“免接觸”的二次體溫監測,確保每一位旅客體溫正常,真正做到了將傳染病疫情拒之于國門之外。三是啟動核和輻射監測設備,防止核輻射污染品入境。長春機場辦事處現已配備先進的門式、立式和便攜式核和輻射檢測設備,能夠在不打擾旅客的情況下,對旅客身體、攜帶物品和托運行李進行核和輻射檢測,并有同步視頻監控和報警系統,可以實時檢測,聯動拍照,能夠及時有效地查獲可疑物品。四是與各單位協調配合,提高旅客通關效率。長春機場辦事處主動協調口岸辦公室,以及航空公司和邊防檢查站、海關等口岸聯檢單位的工作人員,積極配合,提供優質、高效、快捷的服務,盡量縮短旅客候檢時間,保障旅客在最短的時間里安全通關。據悉,吉林檢驗檢疫局長春機場辦事處近期還將嚴格防范各類傳染病疫情的傳入,在切實加強登機查驗、衛生處理、免接觸二次體溫檢測的情況下,對入境旅客攜帶物品進行嚴格查驗。
日本是臺州口岸進口廢物原料最主要的來源國,臺州口岸從日本進口的廢物原料主要為船舶散裝運輸的廢金屬。2010年,臺州口岸從日本進口廢物原料1998批,147.5萬噸,貨值10.3億美元,占總進口量的69.7%。3月11日日本發生9級強震,并引發核電站爆炸,造成核泄漏。得知這一信息后,臺州檢驗檢疫局迅速部署,加強對從日本進口廢物原料的放射性監測,嚴防受放射性污染的廢物原料入境,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健康和安全。一是對所有的放射性檢測儀器進行一次全面檢查,確保所使用的儀器準確有效。二是綜合使用碼頭固定的門式放射性檢測儀和便攜式放射性檢測儀,對進口廢物原料開艙后卸貨前、卸貨過程、卸至堆場等環節加強放射性檢測。三是加強風險管理,密切關注日本核泄漏信息,對來自日本核泄漏區域的進口廢物原料重點加強放射性檢測。
南通是傳統的對日出口食品基地。全市有對日食品出口企業70余家。此次日本特大地震發生后,南通檢驗檢疫局接到多個食品出口企業反映日方要求提前履行訂單,所需食品數量也大幅增加。為妥善應對震后輸日食品高峰,第一時間摸清輸日企業狀況,確保出口食品的質量安全和快速通關,該局深入輸日食品生產企業一線走訪,進行摸底調查。在走訪的9家企業中,7家食品出口企業反映日方客戶多次催促要求加急,部分企業原計劃訂于4月的生產訂單也被要求提前至當下完成;5家食品出口企業被客戶要求追加訂單中食品數量,增加率從20%~60%不等。為此,南通檢驗檢疫局提前介入,派出專業人員深入企業,對各企業庫存產品的質量狀況進行摸底調查,做到心中有數;對原準備輸往其他國家的食品進行評估,通過原料基地管理、農殘檢測、工廠衛生情況考核等手段,對出口產品中符合日方標準的產品同意轉輸日本以應急;對輸日食品企業提供7×24小時預約檢驗檢疫服務,縮短檢驗周期,全力提升通關速度。